人群呼吸道患病率的城乡差异与是室内环境微生物暴露有关
ID:24 View Protection:ATTENDEE Updated Time:2021-09-19 16:50:26 Hits:260 Oral Presentation

Start Time:Pending(Asia/Shanghai)

Duration:Pending

Session:No Session »

No files

Abstract
背景:全球多地呈现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或症状的患病率在城市普遍高于农村和郊区。复杂的环境暴露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微生物暴露的多样性及其构成和功能上的差异,成为可能影响人群健康效应的重要途径。
目的:探索学校教室地面降尘的微生物构成及功能差异与人群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和症状的关联。
方法:在山西太原市区(6个学校)和郊区(4个学校)共33个教室分别采集地面灰尘,并对灰尘样本开展鸟枪法宏基因组学测序。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学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和症状的既往患病和当前患病的信息,进一步开展灰尘样本的菌群分类、丰度以及功能差异与学生呼吸道健康的关联分析。
结果:市区学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郊区(P<0.05)。灰尘样本共检测到8302种细菌,395种古细菌,744种真菌,524中原生生物以及1103种病毒。放线菌纲(47%),丙型变形菌纲(18.4%)和甲型变形纲菌(10%)是最丰度最高的细菌。城乡灰尘样本的菌群构成和多样性差异显著(P<0.001)(图1)。乙型和丙型变形菌和杆菌的丰度在市区学校显著升高,放线菌和蓝藻均在郊区丰度升高,潜在致病菌的丰度在市区高于农村。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Neospora caninum, Microbacterium foliorum与哮喘、鼻炎和鼻结膜炎的发病显著相关,而Brachybacterium与鼻炎症状呈显著负相关(表1)。人体内分泌和代谢疾病通路相关的菌群与鼻炎症状显著相关,而丁酸盐和丙酸盐代谢通路相关的菌群在郊区丰度更高,这与此前短链脂肪酸保护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效应一致(图2)。
结论:这是首篇基于鸟枪宏基因测序法探索城乡环境微生物差异的研究,并揭示了城乡环境微生物暴露的潜在差异与人群健康效应显著相关。
 
Keywords
微生物,室内,呼吸道,健康
Speaker
赵卓慧
教授 复旦大学

Submission Author
赵卓慧 复旦大学
唐颢 复旦大学
陈卓如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付曦 华南农业大学
孙峪 华南农业大学
Submit Comment
Verify Code Change Another
All Comments
Important Date
  • Conference Date

    Dec 03

    2021

    to

    Dec 05

    2021

  • Sep 15 2021

    Draft paper submission deadline

  • Dec 05 2021

    Registration deadline

Sponsored By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
Organized By
武汉理工大学
Contact Information
Previous Con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