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分变化反应的木材炭化和埋藏过程
ID:1034 View Protection:PRIVATE Updated Time:2023-04-10 21:54:01 Hits:417 Oral Presentation

Start Time:2023-05-08 08:40(Asia/Shanghai)

Duration:15min

Session: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1C-41C-4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Presentation File

Tips: This is a private file. You can not access it.

Abstract
木炭是地质和考古沉积中最常见的生物化石之一,蕴含的种属和环境信息使其成为开展古环境、古生态和古人类等多领域研究的理想载体。然而受限于木材炭化和埋藏过程的影响和污染,木炭所能开展的古环境指标十分局限。针对炭化和埋藏过程,传统研究中常使用梯度加热实验表征炭化过程进而反演古火温度,但燃烧产生木炭的过程更加复杂,控温炭化是否可以表征燃烧木炭的形成条件值得商榷,并且需要考虑后期埋藏作用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栎属和松属木材作为炭化材料,测试了150-650℃梯度加热下炭化木材的红外光谱和13C固体核磁谱图特征,以此表征炭化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变化。并且,同种属室外燃烧产生的木炭和考古遗址埋藏的木炭用于对比研究,从化学组分角度说明控温炭化、燃烧炭化和后期埋藏下的木炭的差异。通过对光谱数据定性和建模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木材炭化过程体现在糖苷键的消失和芳构化的增加,并以300-350℃为炭化阈值木材的纤维素特征快速消失,转为芳香基团为基础结构的木炭。(2)木材炭化进程受到温度、时间、氧气、原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聚类模型可以规避复杂条件的讨论。控温梯度下炭化进程可分为:未完全炭化、临近炭化、低炭化、中炭化、高炭化5个等级。(3)燃烧产生的木炭大部分对应于控温炭化进程的中炭化等级,少部分对应高炭化等级。栎属木炭等效于400-500℃,松属木炭等效于550-600℃控温加热的炭化程度。这并非木材的“燃烧温度”,而是“等效温度”。(4)埋藏作用对遗址埋藏木炭的影响主要是氧化导致的COO-基团的上升,这会影响埋藏木炭等级分类的置信度。
Keywords
炭化过程;控温炭化;燃烧炭化;埋藏影响;木炭化学组分;聚类模型
Speaker
李刚
博士生 兰州大学

Submission Author
李刚 兰州大学
Submit Comment
Verify Code Change Another
All Comments
Important Date
  • Conference Date

    May 05

    2023

    to

    May 08

    2023

  • Mar 31 2023

    Draft paper submission deadline

  • May 25 2023

    Registration deadline

Sponsored By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Organized By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ontact Information
Previous Con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