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介:
冰冻圈是地球五大圈层之一,是指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其中冰川、冻土、积雪等陆地冰冻圈覆盖了全球陆地面积的52-55%,储存了全球约70%以上的淡水资源,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水文水资源、植被、生态环境及工程服役等具有重要影响。冰冻圈对全球变暖极度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当今世界全球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挑战、北极航道安全保障亟需提高,在此背景下冰冻圈科学研究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研制”、“北极大科学计划”等,这些战略规划为我国的冰冻圈科学研究带来了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5月成立。冰冻圈科学青年论坛是由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青年学者创新和交流平台,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为冰冻圈科学青年学者拓宽研究视野、追踪前沿动态、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第一届冰冻圈科学青年论坛围绕多学科交叉的主题,于2021年5月在兰州成功举行,有效促进了学科间交叉融合,助推了青年学者间的思想碰撞与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冰冻圈科学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冰冻圈科学研究领域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合作交流,为冰冻圈科学的全面发展奉献智慧,经论坛组织委员会决定,拟于2022年12月3-4日在北京市召开“第二届冰冻圈科学青年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省公路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协办。
会议议题:
现热忱邀请从事冰冻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地球科学、寒区工程建设、寒区地理和环境、寒区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青年学者参会交流。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冰冻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大会设置以下议题(每个主题设召集人3-7名,联系人1名):
本次论坛热忱欢迎中外学者专家朋友参会,境内学者建议线下参会,境外学者或者受疫情影响无法参会的可线上参会。
会议日程:
温馨提示:
主会场日程(4月2日上午)
分会场日程(4月2日下午,详见会议手册)
会议注册与缴费:
注册方式:填写参会回执发送到会议邮箱geo_bjtu@163.com(回执见附件)
正式代表:1500元/人(3月15日之前注册);1700元/人(3月15日之后注册)
学生代表:700元/人(3月15日之前注册);900元/人(3月15日之后注册);
陪同人员:单独向会务组购买餐券
缴费方式:
(1)对公转账支付
本次会议由北京青呈文化有限公司收取注册费,并开具发票,具体信息如下:
公司名称:北京青呈文化有限公司
税 号:91110114MA7DJ7PQ6Q
银行帐号:110061256013003323483
开 户 行:交通银行北京北苑支行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景兴街18号院7号楼4层402
支付时请备注:“参会人员姓名+冰冻圈论坛注册费”
(2)线上二维码支付
支付时请备注:“参会人员姓名+冰冻圈论坛注册费”
(3)现场缴费:现金、刷卡、支付宝、微信均可
会议地点:北京西郊宾馆(北京海淀区王庄路18号,近清华大学)
酒店预订:通过附件中西郊宾馆预定码,或第三方平台自行预订
会议直播:和寇享学术合作,同步进行
直播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topicIndex/i/cscsy2
会议联系:
会议邮箱:geo_bjtu@163.com
会议网站:https://www.aconf.cn/conf_185787.html
请参会代表及时加入会议群,获取最新会议通知;
由于群聊人数过多,群二维码功能已失效。各位代表可通过已在群内的同行邀请进群,或添加会议秘书微信: 李晓康(微信号18330106533)
秘书处:
秘 书 长:吴永康,18500194321
秘 书:李晓康,18330106533;王盟,18311178695;张振栋,18500023588
筹备组:
会议注册:刘艳(13811999104)、常丹(13811483383)、刘亚双(13810805625)
会议赞助:林宏杰(13805015118)、杜赛朝(15901102764)
会议直播:王剑烨(15210586443)、王冬勇(18813125998)
会议宣传:牛贺文(15009461932)、邰博文(18813071022)
线下报告安排:史晓楠(18612970633)
线上报告安排:常丹(13811483383)、林宏杰(13805015118)
研究生/博士后专场:田彪(18810112511)、邰博文(18813071022)
邮箱/网站/公众号:李晓康(18330106533)、刘靖明(18810783296)
餐饮及接待:吴永康(18500194321)、王琳(13572459285)
会议论文
本次会议获得了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SCAR)和《冰川冻土》两个期刊的大力支持!
论坛学术委员会
主任:秦大河
副主任:姚檀栋 傅伯杰 张人禾 赖远明 丁永建 秦为稼 杨惠根 马巍 罗勇
委员:(按汉语拼音排序)陈 曦 邓 伟 丁永建 董文杰 方创琳 傅伯杰 何大明 姜克隽 康世昌 赖远明 冷疏影 罗勇 马 巍 马耀明 潘保田 秦大河 秦为稼 施建成 宋长青 王根绪 王宁练 吴青柏 效存德 杨惠根 姚檀栋 臧淑英 张人禾 张廷军 赵进平
冰冻圈科学学会(筹)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宗省 张强弓
秘书长:牛贺文
委员:(按汉语拼音排序)曹 泊 曹现勇 崔祥斌 邓晓红 董志文 杜志恒 方功焕 龚 平 胡国杰 怀保娟 吉振明 李 旭 李传金 李宗省 路建国 罗 京 罗栋梁 牛贺文 牛亚强 裴万胜 蒲 焘 浦 伟 万旭升 汪玉冰 王璞玉 王庆峰 王圣杰 王学佳 徐湘田 杨 燕 杨晓帆 游庆龙 于晓菲 张 泽 张强弓 张熙胤 张玉兰 张中琼 钟歆玥 朱国锋
会议执行委员会
主办单位:冰冻圈科学学会(筹)青年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省公路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极地青年科学家协会APECS、北京工业大学、青海北麓河高原冻土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期刊支持: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SCAR)、《冰川冻土》
主任:李旭 张强弓 丁明虎
副主任:常丹 史晓楠 田彪 邰博文
委 员:(按汉语拼音排序)杜赛朝 冯瑞玲 李舰 林宏杰 刘丽 刘艳 吴永康 杨芮 王冬勇 王青志 张玉芝 张鹏伟
Apr 01
2023
Apr 02
2023
Submit Comment